王晓宁:不断为健康输送“营养”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02日 10:53:21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这是钟南山院士的名言,也是威海市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王晓宁一直遵循的人生信条。

入职以来,王晓宁始终牢记并恪守医者誓言,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用心服务病人,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成为科室负责人后,她深知责任重大,兢兢业业,带领团队紧跟前沿医技,不断创新医疗举措,为患者谋福祉,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和使命,用一颗真诚的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王晓宁:不断为健康输送“营养”


精准施治 解除患者疾病痛苦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胸闷喘憋、不能平躺,被紧急送往市立医院综合内二科。老人入院时病情危重,初步判断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经过王晓宁团队的积极抢救,半小时后,患者坐位状态下喘憋改善,半卧位又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王晓宁仔细检查,迅速判断患者是由甲状腺增大压迫支气管导致呼吸道严重狭窄。

由于老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肺占位等诸多慢性病史,随时有生命危险。王晓宁一边与家属交代病情的严重性,一边组织全院多学科专家会诊。专家讨论意见,患者高龄,一般营养状态欠佳、心肺功能极差,任何一点不慎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患者不能耐受全麻手术,只能考虑在局麻下气管支架植入手术,先撑开气管保命,但手术医师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王晓宁反复多次与家属沟通,因为多年来对王晓宁团队的无比信任,家属决定试一试。

家属决定后,王晓宁又出面跟支气管镜专家沟通、交流,解除专家的后顾之忧。但专家要求,患者能够平躺半个小时才能进行手术。为了这“珍贵”的半小时,王晓宁带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不分白天黑夜的精心治疗护理,抗感染、改善心衰、雾化吸入解痉药物、床旁心脏康复、呼吸操,在3天的漫长等待中,患者从最初的躺下10秒就憋气,到能平躺半个小时、1个小时。手术当日,王晓宁与护理人员携带抢救药品全程陪同,握着老人的手,对其进行抚慰,实施有效心理减压和情绪疏导,气管镜室团队专家用最短时间圆满完成支气管支架植入手术,最终老人康复出院。

类似成功救治的病例,在王晓宁的从医履历里屡见不鲜。之所以能在临床为患者设计出最优治疗方案,与她不断探索前沿医技分不开。“现代医学日新月异,诊断治疗技术不断提高,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王晓宁说。

自2000年毕业从事内科专业后,王晓宁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她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从医学专著学起,通过杂志、论文及网络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内外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了学到前沿的医疗技术,她还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大医院进修深造。

坚持不懈的努力,让王晓宁业务功底越来越深厚,如今,她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双心疾病、肿瘤心脏病等疾病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可以运用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干预。她酷爱医学科普,拍摄的科普视频曾获得山东省科普大赛三等奖,管理的公众号不定期更新慢病管理知识,是山东省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类)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威海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心脏康复联盟基层居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脏康复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等。

创新突破 一切只为病人着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逐渐年轻化。很多冠心病病人放了支架后不改变生活方式,会再次出现心绞痛。由此,王晓宁开始关注慢病管理和心脏康复。

那时候,国内真正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并不多。2018年,带着对心脏康复的热情,王晓宁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在那里,她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的心脏康复知识。

回到市立医院后,王晓宁迅速组建心脏康复团队,率先在威海地区开展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慢病患者运动处方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工作。“心脏康复的开展比较严谨,治疗前要进行一系列心肺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对重症患者,早期要在心电监护下运动,处方合理,才能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还要配合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及生活习惯的改善、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多种手段。”王晓宁介绍。

在她的带动下,从2019年起,每天下午上班时间,总能看到这样一幅靓丽的风景——一群老年人在走廊里扭动身体,跳起心脏康复操。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上午,在市立医院周围居住的慢病老人还会来到医院,听一场医护人员组织的患教课。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作为一名医者,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多去安慰和陪伴。”王晓宁说。

2020年,王晓宁在工作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请科室会诊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针对此点,她又开始关注肿瘤心脏病领域,开设了肿瘤心脏病门诊,由心内、放疗、化疗、心脏超声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会诊团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病情分析讨论,努力为他们制定更优的诊疗方案。此举也使患者不用在多个科室间往返奔波,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矢志不渝 勇担使命再出发

从综合内二科到心内科,再到如今的临床营养科,从医20余年来,王晓宁先后在三个科室工作,每次工作调整,她都能迅速调整状态,以最饱满的热情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她时刻要求自己用心做事、坦诚待人,在她眼里,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不论在哪儿,谦虚、谨慎、仔细、认真、执着都是领导和同事们用得较多的评价她的词汇。

“我开始在综合内二科工作,在李鲁明、李芹等多位心血管专家的引领下,慢慢成长起来。”王晓宁介绍。2018年,根据医院安排,她开始主持科室工作。当时科里有医护人员接近30名,下设2个门诊、2层病区、1个胃镜室,虽然工作压力比较大,她真诚相待,工作上多跑腿、多沟通,逐渐得到了科室医护人员的认可,局面很快打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家配合默契,团队凝聚力、执行力都非常强。

医者父母心。在王晓宁看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要用心为每位病人解除病痛之苦。在临床诊疗中,她时刻提醒自己务必仔细、认真,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要随时关注病情变化。她也是这样要求团队成员的,日常她以身作则,不只是在查房时听患者说,更多的时候,是跑到病床边观察、倾听。特别是夜班时间,她总会巡视病房若干次,往往是患者在安稳地休息,她却悄悄地溜进去查看病情及心电监护,这已经成为她多年的职业习惯。

今年7月,由于工作需要,王晓宁来到临床营养科任职,对她来说,这是全新的开始。为了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她参加了多个线上线下学习班。“人们普遍对营养认识不足,认为营养就是吃饭,并不知道营养治疗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全过程。缺营养,蛋白质不足,免疫力差,术后恢复肯定不好,也会带来若干并发症。下一步我们要做更多的科普知识宣传,让百姓了解什么是正常的膳食结构,而不是听信谣言,延误治疗,同时,也慢慢参与到临床疾病的营养管理中。”王晓宁说。

“临床营养学科在国内发展缓慢,学科力量薄弱,且专科从业人员少,开展每一项新工作都很困难。我们也是在参照国内省内营养科工作模式基础上,自己摸索,边学边干。”王晓宁介绍,目前科室正在按照国家营养质控中心要求,紧跟医院工作部署,逐个科室推进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早期发现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早进行营养干预,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未来,科室将争取更多的人才力量储备,重点发展肿瘤营养及慢性病营养亚专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王晓宁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将带领全科人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激情,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执着的努力,在市立医院这个平台上,用更好的技术、更优的服务,为广大患者健康护航。

威海晚报记者 鲁增林 通讯员 周广德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