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还记得威海市立医院征集“优质粪便”么?刚有结果了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19日 08:18:38


    精致医疗丨威海首例粪菌移植术在市立医院成功施行

     2019年3月2日,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与中心实验室联合实施了威海市首例粪菌移植术。据了解,该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市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治疗实现了新的突破。

    据威海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王明义教授介绍,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极其复杂,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约超过1000种细菌,总数达到100万亿左右。肠道菌群参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相关, 如肥胖、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1型糖尿病、自闭症、过敏、哮喘等。

    粪菌移植是重建肠道菌群的核心手段。市立医院消化内三科褚衍六教授介绍说,粪菌移植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疗效确切。对于慢性难治性疾病,即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效果无效者,有较高的有效率。2.副作用少。目前尚未见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未见特殊不良反应。3.疗程短。多数疾病治疗1-3次即可,少数慢性难治性疾病可酌情增加疗程。4.复发率低。相比药物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正如“粪菌移植”这一学名所暗示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粪便本身,而是其中的菌群。粪菌移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来源于健康人粪便的菌群,重建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系统。2013年,粪菌移植首次被写入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发表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指南。因此,粪菌移植被《时代》杂志评为2013年度“十大医学突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影响2014年的十大医学创新”之一。

    目前,已有10余种疾病被注册用于粪菌移植治疗的研究,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便秘、糖尿病、肝性脑病等。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粪菌移植的适应症也在逐渐扩大,除肠道疾病外,目前国外已有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及神经系统并发症、肥胖症、癫痫、自闭症等的报道。据中华粪菌库官网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已有约40000例次粪菌移植治疗。且截至2018年3月底,已有或正在进行的关于粪菌移植的临床试验有200多项。

    此次威海市立医院实施粪菌移植术的首例患者为中年女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已有10余年,曾长期服用美沙拉嗪及各种中成药治疗,但未有成效;外院也曾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因存在激素抵抗效果欠佳。此次住院时,大便每日近20次,复查肠镜显示全结直肠粘膜弥漫性肿胀,多发糜烂、溃疡,肠腔狭窄、僵硬,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征得患者同意后,医生在肠镜下植入TET管(通过TET管可多次输注菌液),目前该患者共输注3次菌液,腹泻次数减少至每日10次左右,初显成效。

    注释: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TET), 指经内镜辅助植入定管并固定于肠道深部,体外端沿肠道与外界相通。通常包括结肠途径TET和鼻空肠途径TET,均可用于肠道内长时间保留,用于肠道深部给药和动态获取肠道生物样本。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