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敏,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曾在ICU工作10年。2020年1月28日,被上级部门派往威海市胸科医院,担任新冠肺炎患者护理组负责人。
我的妻子很平凡
“元宵节,印象最深的是东方卫视晚会上的小品《等你回家》,平时看这样的节目,会觉得煽情而不切实际,但此时此刻,却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作为一名护属,刘红敏的丈夫王宏伟显然对今年感触最深。
“我妻子在市立医院干护士,快30年的工龄了。各个科室一路干过来,也算经验丰富,非典、甲流期间,都是冲在一线的。这一次,她又报名了。我心疼她,担心她,却又没有办法……”
不出所料,妻子果然被推荐到胸科医院支援。
1月28日晚上,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妻子就告别家人连夜出发了。
只是没想到,妻子一去就是十几天。每天晚上,王宏伟只能跟闺女从手机上打开视频,争取跟下了班的妻子聊聊天。
“从视频里,我知道妻子住在胸科医院其中一层楼的宿舍里,与外界封闭,不能随意进出。她摸着自己头发,对我说,‘老公,你看我白头发是不是又多了……’我赶紧说,没有呢,挺好的。”
如果不是隔离工作,她该去染染头发了。
问她缺什么不,她说这两天手指甲长的有点儿长,工作不方便,戴手套还容易划破,想找个指甲刀剪一下,谁料竟然没人备这个。其实医院后勤部门已经想的非常周到了,不仅仅给她们准备了工作时需要的纸尿裤,甚至连生活中的卫生巾都替她们准备了,但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指甲剪妻子显然不好意思麻烦他们。
王宏伟说,那我送给你吧。
她说,好。
问她还有什么想要的,妻子笑着说,“等我‘解放’了,带我出门去耍耍吧……”王宏伟喉头哽了哽,说,“行,带你去爬山,带你看春暖花开。”……
“我穿了衣服,戴好口罩,下楼,开车出门,门口戴着口罩袖标的人,马上拦住,我摇下车窗,说大叔,我出去拿点东西,马上回来。我可不敢跟他说是去胸科医院。”
胸科医院离他们家很近,两公里左右,五分钟就到了。
远远地,王宏伟就看到妻子穿着大衣,戴着口罩,用大衣领捂着嘴,伸着胳膊,说,拿来。
王宏伟赶紧把东西递过去。
妻子说,快回去吧,别在这停着。“好,好,我走了。”
王宏伟装着坚强的样子扭头就开车走,然而在回家的途中他却落了泪。
陆续地,有同学、朋友,知道刘红敏在一线防疫,打电话给他,询问情况怎样。
“朋友打来电话,说,兄弟,弟妹怎么样啊,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你又不会做饭,问问弟妹想吃什么,我做点,你送过去啊。我感动得不行,说不用啊,她们什么都有,后勤保障做得很好,不缺吃的。”
王宏伟说,自己的妻子很平凡,她跟牺牲在这场战“疫”中的李文亮医生一样,只是循着自己的本心,做着应该做的事。
于父母、丈夫和孩子,我是亏欠的
不知不觉,刘红敏和威海市立医院专家组的同事们来到威海胸科医院已经十多天了。
自从来到这里,她就失去了时间的概念:不知道今天是周几,也不知道是几号,只知道每天上班,上班,上班……
“因为不用着急回家了,我们甚至连下班的时间概念也没有了。三楼以下是病区,四楼是宿舍,每天活动范围就在这一楼到四楼的‘方寸之间’……”
家,全都扔给了丈夫一个人承担了。
参加工作27年来,于父母、丈夫和孩子,她自认是亏欠的。因为以前有过护理甲流重症患者的经验,家人对于她的这次“出征”估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她故作轻松的告诉大家,我又要去支援了。家人们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嘱咐她,注意做好防护。
“我女儿今年要中考了,遇上这次疫情,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假,每次视频她都会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今天做了什么作业。”谈起懂事知礼的女儿,刘红敏心里甚感安慰。女儿从小就比较省心。因为工作的原因,刘红敏常常忙的顾不上她,现在想想颇感庆幸,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散养,养成了女儿自律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元宵节那天,食堂做了饺子,刘红敏当时端着餐盘的时候还在想,今天怎么吃饺子?直到在餐桌前坐下来后,打开手机,看到微信上收到了很多暖心的祝福,才知道,原来已经是正月十五了!
元宵节啊,应该是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的吃着饺子,话着家常,可现在,她的周围完全没有节日的氛围,没有热气腾腾家的感觉。身边的每名医护人员都是匆匆来吃饭,匆匆的回到岗位上。
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威海的各家医院,很多人现在刘红敏都叫不出名字,甚至都不认识。但是大家在工作上配合的都非常默契,没有抱怨,没有推诿,偶尔的开个玩笑,想象一下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什么时候能回家……
“我知道大家想家了,想孩子,想老公,想妈妈,想爸爸……我很想放她们的假,让她们都回家去看看,可现在工作情况特殊啊,我们都必须早晚呆在这里,照顾病人,与外界隔离。”
每当有护士问,护士长,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刘红敏就安慰她们,“不要着急,大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吧,春天已经来了,花开还会远吗?”
是啊,春天已经来了啊。虽然步履蹒跚,但它终究是来了。
有患者治愈出院,是她们最开心的事
“今天是十多天来最清闲的一天,两天没有新入的病人了,心情格外好,外面阳光很足,特别期待在阳光下面随意奔跑的感觉……”
刘红敏在微信里说,不仅是她没有时间的概念,所有在这个环境里的人都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做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队队长,张静副主任的宿舍就在刘红敏宿舍旁边,“经常会听到她为了工作打电话沟通到深更半夜,而救治小组的微信群里,半夜还在讨论着患者的病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只要不闭上眼睛休息,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刘红敏算是第二次来胸科医院了。虽然很多人曾经在对抗“甲流”时为了救治患者共同战斗过,相对比较熟悉,但是工作性质却不一样,以前的她仅仅是作为一名一线护士,负责监护一名重症病人,而现在,她却成为负责三层病区的护理管理者,其中还包括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部署,心理压力很大。
“我负责管理的病区护理人员,基本都是各家医院抽调来的精兵强将,专业技术都不错,但初次合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考虑到不同医院存在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所以在来支援的第一时间里,刘红敏仔细捋顺规范了所有护理班次的职责和流程,让新来的护士可以有规范可依,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班上岗。
看着护理工作很快进入正轨,刘红敏内心的焦虑和压力瞬间感觉减轻了许多。她此行的任务,除了管理,更多的是解决护理人员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同时还要督导护士们注意职业安全,“最终让大家都平安回家,这样我也就完成任务了。”
她说,她们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接到医生的通知,“今天再给XX床病人留咽拭子和痰标本,没有问题就马上通知出院。”那一刻她们非常开心,因为有患者治愈出院,就说明她们离回家的路又近了一步。这期间,刘红敏时常会收到领导和同事的慰问短信,让她尤为感动的是,年近80岁高龄的肝病专家邵春忠教授知道她来抗疫一线,每天都会发一些他自己预防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来指导、安慰和鼓励她。
这位老专家一生经历风风雨雨,也经历过数次大的疫情,退休后自西安返回老家威海,受市立医院返聘,一直坚持工作在消化内科肝病门诊,悉心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其人其事令人敬仰。但没想到,他如今已经准备离开威海了,却还在为威海战“疫”状况而殚精竭虑。
“网上有人形容钟南山院士是‘民族的脊梁’,我觉得像邵春忠教授这样的人同样也是‘民族的脊梁’。”刘红敏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危难、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像刘红敏等人一样,能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担当重任的人,其实都是“民族的脊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