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千家事 急万家忧——驻下韩家随笔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11年08月05日 16:14:00

驻村已有一个周的时间了,生活上逐步适应了乡村的节奏。此间,组织部的领导、工业新区及汪疃镇的领导们都分别来到村里看望慰问我,亲切过问我生活起居的点点滴滴,院领导也时常打电话关心我的近况。各级领导的关注让我倍受感动的同时也体会到一份深深的责任。我开始利用村民空闲时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记录。

进行全村的走访是组织部给予此次驻村干部的第一项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此次驻村工作进行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二元化社会不断地畸形发展,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群体不断被边缘化,利益诉求得不到保证,基本服务得不到满足,逐步形成了一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最近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不是从村乡镇等基层组织机构发起的。这种情况被我市领导高度重视,寄希望通过驻村走访,达到密切群众联系,恢复干群关系,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将问题处置于初始阶段的目的;通过年轻干部与群众的无障碍沟通,达到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群众感情的初衷。通过走访,我发现下韩家村的确存在着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韩家村吃水不便,饮水不净。原本建设的自来水管道已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使得全村停供自来水,造成了群众生活的不方便。村子里现吃水主要靠井水,但根据我的观察判断,大部分水井离耕地很近,开挖深度太浅,受到农药化肥污染不可避免,极易造成饮食安全隐患。而且,仅有小部分群众有机井,大部分要靠人力汲取,有的人家甚至没有挖井。从七八米深的井里提水可不是件看似惬意的事,初步估计,每天我至少要把三百斤的水从七米左右的井里提出来才能满足我的生活所需,这对一个25岁的小伙子可能不算什么,但对那些年过半百的大爷大娘们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家口众多,五百斤水都未必够用。没有井的人家只能出去挑水,所耗更甚。每年都有几户人家因为从井里提水而扭伤的,生活很不方便,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多次提出改造自来水,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无法进行。好在我院对口帮扶其改造自来水网管,将解决群众吃水的大问题。

下韩家村路面泥泞,积水难行。村里的道路是真正的“原生态”,黄泥青草是路的原材料,晴天汽车经过尚不方便,雨天更是寸步难行。我在下雨天走访的时候,经常是一脚下去抬脚上来,鞋就留在了泥里,索性赤脚走路,回家后发现背后也是溅得一身泥泞。老人家在雨天都呆在家里,以防滑倒受伤。群众们本就对此很有意见,周围的村落都进行了基本的路面硬化,这种反差更是加深了群众的不满。但村子人稀地广,只是进行三纵三横主干道的硬化就要花费70万之巨,这对于村财政简直是天文数字,这个问题也许只能寄望于镇政府对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了。

下韩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健康情况堪忧。下韩家人口比例为1:1:1,即14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46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61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这种人口构成造成了村集体经济的衰落,村子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吸引资金进行发展。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部分是积劳成疾,腰椎疼痛、静脉曲张非常常见,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高频率地出现在老年人群体中。村里医疗条件落后,我偶然感冒后竟无处买药。由于离市区很远,村民大都无奈去汪疃中心卫生所或者几家民营医疗机构治疗,我曾随手翻阅其出具的病例,水平之差连我这个行医的门外汉都觉得可笑。我曾经走访过一位丛大爷,老两口都70多岁,只有一个女儿,但近况不佳,老人们的收入来源就是每月每人55元的政府补助,连自家房梁的修缮都是村里帮助进行的,赤贫无比。偏偏是这种条件,病魔找上了他们。大爷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大娘终日被说不出的病痛折磨着,因为她从未进行过诊治,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看到我,他们异常热情,虽知道我帮不上什么忙,但仍热情地给我些他们栽种的黄瓜,面对这些,我痛恨自己为何不是一名大夫,“胞与为怀至爱人生”,我此刻才领会到了它的深刻意义。

下韩家村村集体房屋出租存在争议,村民意见很大。村东北处有3600余平米房屋,为村集体财产。之前承租方承包30年,目的是转租赚取利润,不加修缮,导致3/4的房屋房顶塌陷,无法使用,院内杂草丛生,门窗破碎,蛛网横结。多次与承租者协商未果,导致这一问题悬而未决,在走访过程中,村民多次提及此事,议论纷纷。

通过走访,我发现了村子里很多矛盾隐患,将一部分整理在案,并上报给村委会主任,一起寻求解决的途径。我仅仅走访了一小部分人家,但从感情上我明显感到与这个村子的融合。现在,我无论走到哪一户人家,都像孩子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小衣,坐下来喝点水来。”“跟我这吃点吧,有饽饽。”“小青年哪,我给你拿根黄瓜哈。”……大家都接受了我,大家都认可了我,下韩家村人的质朴深深地打动了我。实事求是地讲,这里的问题有很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很多是涉及到多方面利益的,不是我一个人能够解决的,甚至不是我们市立医院能轻易决断的,但是我们,我们市立医院人所尽的努力是被下韩家人认可、赞扬的。在2011727日晚召开的村民代表暨党员代表大会上,一位带着助听器的老党员的一席话,让我作为一个市立医院人深深感动。“市立医院投入这么多精力这么多钱来帮助我们,咱们得知足,咱们得感谢,感谢党,感谢威海市立医院。但人家不能事事帮,人家帮一把,咱们要利用这个机会,一起把村搞起来,这样才能对得起人家市立医院,这样才能对得起帮咱们做这么些工作的领导”。

质朴的语言表达的是难以言传的感情,他们虽然贫困但是不悲观,他们虽然落后但是不放弃,我们一份的付出换来的是他们十分的希望,我们一份的付出得到的是他们十分的努力。通过走访,我更细致地了解到了村民们的疾苦,虽然有问题有矛盾,但更坚定了我的决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尽心帮扶的村庄,这是一片值得我为之付出的土地。

 

                                    衣潇帅

                                2011年7月31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