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皮介入治愈顽固性支气管胸膜瘘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10日 15:56:23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形成的瘘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结核性脓胸、肺叶切除术后较多见。据文献报道,肺叶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在1.0%-4.0%,病死率可达40.0%,因其常合并严重的肺部及胸腔感染而成为临床棘手问题。

近日,威海市立医院肿瘤微创介入科团队成功治愈一例顽固性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标志着我院在肺肿瘤术后并发症治疗方面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该患者既往有慢阻肺并肺气肿、肺大泡、高血压、糖尿病、重度贫血等慢性病病史,肺功能差。因左肺占位于3月份行微波消融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患者在爬山过程中,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同时伴左侧胸痛,被家属紧急送到我院。入院后急查肺CT示显示左侧重度气胸,肺部压缩70%以上,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引流以及胸腔内注射硬化剂等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差,持续引流近1月未见愈合。期间合并霉菌及细菌感染致瘘口进一步扩大,再加上患者体质及饮食差,病情每况愈下,而常规外科手术修补及支气管镜下封堵术患者又不能耐受。为了挽救病人生命,经科室多次讨论,张立成教授在谨慎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利用可吸收明胶海绵作为支架,联合医用胶进行瘘口封堵的思路。

为进一步确保安全,张教授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两种医用材料大多应用于直视下的皮肤美容手术和肿瘤血管内的栓塞,未见有临床应用于支气管胸膜瘘的报道。但在面临传统保守治疗失败,患者瘘口迟迟不能愈合,随时有并发感染死亡可能的情况下,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征得家属同意,大家决定为了病人搏一搏!

在张立成教授带领下,科室医护团队与兄弟科室密切配合,当微创介入手术开始,CT下看到“罪犯”气管后,张教授精准的把穿刺针植入到内瘘口气管处,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充空洞后注入医用胶,患者引流瓶里的气泡立刻没有了,CT显示肺复张充分,手术成功了!经精心护理治疗后,患者终于康复出院了。

图片1.png

肿瘤微创介入科是一个新兴学科,具有创伤小、显效快的优势,但与其他医疗方式一样,面对变化多端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较大的个体,同样面临各种疑难和风险。在困难面前,肿瘤微创介入科利用科室内成员来自多学科的优势,依靠科室内小MDT及头脑风暴,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嫁接相关专业技术,探索出了治疗顽固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为降低肺肿瘤术后特别是消融术后致命并发症开拓了新的方向。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