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钩沉丨一张旧时药品广告与防疫历史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1年08月06日 16:34:45

威海收藏爱好者金吉磊先生提供了一张旧时的药品广告,观其内容,原来是针对夏令时节的“时症救急药水”和“消毒防疫灵丹”,具体为何药已不可考,但这张老广告却让人不禁回忆和感慨近百年来传染病防治的艰辛历程,对于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乏借鉴。

仔细观察这张老广告单,左侧是宣传“消毒防疫灵丹”,称“专治伤暑中寒肝火上升口渴舌燥神智混乱”,大抵是防治中暑之类时令病;右侧是宣传“时症救急药水”,称“专治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痧症痛不止”,大致是治疗胃肠炎腹泻等传染性疾病之类。

民国药品广告.JPG

据《威海市志》记载,从1898至1945年,霍乱、天花、伤寒、痢疾、疟疾等传染病几乎年年流行。由于缺医少药,许多人患病无法医治而死亡。1902年,仅合庆一个村死于霍乱病的就有200多人。可见当时由于卫生条件有限、群众卫生知识不足,相对于当今主要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病,当时胃肠道、天花、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情况还是较为严重。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据记载威海接种牛痘始于清咸丰年间。到民国初年,种牛痘尚不普遍。1931年春,天花疫苗接种(种牛痘)先接种城区居民及各学校学生,后由四名受过种痘训练的人员赴农村挨门逐户种痘。接种牛痘以后,区内死于天花者明显减少。

1945年威海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防疫工作。威海卫市政府设置卫生科,成立卫生管理委员会和抢救急性传染病委员会,管理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等工作。1948年,全市施种牛痘约20000人,注射伤寒霍乱混合疫苗为77954人次,预防了伤寒、霍乱疫病的流行。

回顾百年来的抗疫历史,可以看到1945年前,威海仅有公办医院一处(即现威海市立医院前身,先后称为大英民医院、威海卫公立医院、威海卫新民医院等)。当时的公立医院设备简单,病房10余间,床位30张,医护人员20名左右。此间,私办医院、诊所和药房,最多时不足20处,有医生60余人。即便是在这样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仍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如预防天花,尽管清咸丰年间威海就开始有人种牛痘预防天花,但多系私办,收费较高,不能普及,天花病依然流行。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将预防天花列为烈性传染病管理,并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从1950年开始,每年坚持对新生婴儿、6岁、12岁、18岁四种年龄免费接种牛痘,后改为对新生儿和未种牛痘者春秋两季接种。1949至1982年,未见天花病在威海市发生。

胃肠道传染病亦是如此,1932年,威海发生霍乱数起,仍是公立医院在城区和农村普遍施行预防注射疫苗计15000余人,成为当时防治霍乱的主要手段。

1949年2月间, 威海卫市政府召开的各区药社社长和医联会主任会议,确定“预防在先、治疗在后”的方针,组织抢救队,分赴各区给群众治病,免费给贫苦市民注射防疫针。同年,全市各区有散发回归热、脑膜炎、痢疾、疟疾、麻疹、猩红热、伤寒、百日咳等疫情,威海卫市政府及时组织各医药社和市立医院分赴各区进行抢救。同时,还通过各种会议,宣传防疫卫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预防疾病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更是每年拨出专款,免费为群众预防接种疫苗。1950年前后,全市预防接种共达10余万人次。此后,每年坚持为群众接种预防疫苗。

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使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到1981年,全市平均寿命已经达到61.3岁。尤其是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使得城乡卫生面貌不断更新。1981年、1982年,威海市被评为山东省城市卫生工作第一名。1990年更是成为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正是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为我们如今精致幸福的工作生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周广德)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