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不只是“手抖” 多加留意尽早就医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12日 10:37:39

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是“防疫抗帕,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身心健康的杀手之一,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大幅上涨趋势。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赵俊武提醒,早期识别、及时诊治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很重要。

早期症状个体差异大

近日,50岁的顾女士在生活中频繁出现摔跤、转身吃力等困扰,面部表情也变得僵硬起来,便秘、尿急等症状更是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我这是得了什么病?怎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就诊时顾女士焦急地询问。

进一步诊断得知,顾女士早在三年前便出现过因行动不便导致摔伤的情况,但由于事出偶然并未引起顾女士和家人的重视。但失眠、焦虑、精神抑郁等问题却困扰着她。在家人陪同下,顾女士来到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被确诊为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患者在发病早期常常出现抑郁表现,这是该疾病的一个‘信号’。”赵俊武介绍,帕金森的临床症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运动症状,一类是非运动症状。有的人起病表现为日常做精细动作时行动迟缓,有的表现为身体平衡障碍,走路易摔跤、前冲。很多非运动症状容易被漏诊、误诊,比如嗅觉减退、丧失,肢体麻木、刺痛。赵俊武表示曾接诊一位患者,由于腰背痛就诊他院骨科,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并接受了手术,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直至帕金森病的其他症状陆续表现出来,才到神经内科就诊,发现腰背痛也是早期帕金森病引起的。

赵俊武介绍,临床上这样走了弯路的患者并不少见。因为帕金森病早期症状体现在不同个体差异极大,而患者往往等到出现了肢体震颤、行动迟缓等典型症状后才到神经内科就诊并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了。

注意避开三大用药误区

最近,25岁的李先生,因为走路不稳、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来到赵俊武诊室就诊,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身高一米八的李先生,在一家外贸公司就职。最近出现走路不稳、前冲,并伴有左上肢轻微抖动的症状。

“起初,我并未发现他有异样。但检查发现他的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上肢更加明显,呈齿轮样增高,走路时左侧手臂摆动减少。”见多了帕金森病患者,看到李先生典型的体征,赵俊武有些吃惊,“很明显是帕金森的表现,但是这么年轻的患者,我还是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

为了确诊,赵俊武建议李先生去做基因检测,最终印证了赵俊武的猜测。对此,赵俊武指出,帕金森一贯被称为“老人病”,但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而其中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赵俊武提醒,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药剂科等多学科协同的全程管理,终身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很多其他慢性疾病患者一样,患者们在日常用药方面容易陷入误区。

首先是害怕用药后症状出现波动,疾病早期拒绝服药治疗。临床证实,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早治疗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而降低治疗费用。

其次,症状改善后到底是否可自行减量或者停药?赵俊武强调,帕金森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擅自减量或者停药可能导致症状恶化或者严重副作用,且会影响后续治疗效果。

赵俊武补充道,目前国际上未有任何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千万不要盲目服用偏方、保健品等。

康复锻炼是重要干预手段

康复锻炼是帕金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干预手段,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控制和减缓病情。赵俊武建议,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维持少量多次的骨骼肌锻炼,有利于减少骨钙流失,可以从简单运动如散步开始,由简入难,运动剂量也从舒缓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全身状态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协调性、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一体的运动。平时可以优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舒适的运动,提高锻炼的趣味性。

赵俊武说,很多病史长的患者会形成弓背、骨盆前倾、屈膝等体态。其实结合药物、外科治疗之后,患者通过康复锻炼,是可以重新“学会”使用自己的身体、肢体的。有一个姿势简单的方法患者可以试一试:背靠一面墙,努力尝试将后脑勺、臀部、脚后跟紧贴墙面站立,努力将肩胛骨向墙面贴近,站立不稳可以借助椅背等。该动作每次维持五分钟,可帮助患者恢复直立状态。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患者家属应注意看护,防止患者意外受伤。

专业诊疗团队为患者保驾护航

帕金森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极其复杂的过程,让患者拥有一个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全程化的医疗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威海市立医院成立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药剂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的帕金森病多学科专业诊疗团队,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一站式管理服务。

神经内科依托省级重点专科优势,已初步建立了帕金森疾病诊疗平台。在传统诊治模式基础上,开展震颤分析、经颅超声黑质检测、FDGPET-CT检查,加强了早期帕金森病的诊断;开展规范量表评估、睡眠监测,加强了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早期识别;开展重复经颅磁刺激、肠道益生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开展多学科协作,建立药物、手术、营养指导、康复、心理干预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模式;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帕金森病诊疗技术支撑体系”,成功开展了“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相关标志物的研究”、“乳酸杆菌M8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治疗的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作为威海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威海市立医院将帕金森病也纳入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举办威海市帕金森病学习班及继续教育项目,提高了威海市基层医院的帕金森病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了威海市帕金森病的同质化管理。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