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怎么办?不少群众还是选择辗转到大医院看病,离得远、“专家号”排队时间长造成了“看病难”困境。因此,与高水平医院做“邻居”,在家门口就能做检查、看“名医”,从而告别一旦“得大病”就跑大医院的“漫漫求医路”,成为基层群众最为迫切、最为现实的民生需求之一。
围绕这一民生诉求,作为我市龙头医院的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主动担当,以一套“组合拳”给出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新“解法”:积极与临港区基层卫生院建立联系,逐步探索医疗资源最优配置模式,通过打造临港区“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网格化体系,创新构建上下衔接、转接通畅的全链条全周期智慧化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改善群众就医可及性和获得感。
服务下沉:基层医院检查,三甲专家把关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港区汪疃镇居民张先生,每年一换季就感冒咳嗽。以往,他都要坐车去37公里外的威海市立医院和平路院区挂号就诊开药,得益于威海市立医院与临港区基层卫生院合作建立的“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网格化新模式,如今他在汪疃镇中心卫生院就能做检查,这样的就医新体验让他直呼方便、快捷、暖心。
今年9月起,威海市立医院与临港区基层卫生院打造“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网格化新模式,建立共享检验中心,打破基层检验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结果不及时、检验种类少等瓶颈问题,打造优质高效、便捷规范的医学检验平台,方便乡镇群众看病就医。
“乡镇卫生院的检验设备、检验试剂不全,以前做检验要去市立医院,现在镇卫生院就能抽血做检查,检验标本统一送到市立医院检验中心,检验报告也是由市立医院出,费用却是按乡镇医院的标准来收,不仅解决了以往乡镇医院难以开展复杂检验项目的问题,补齐了乡镇医院的服务短板,更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实惠、更放心。”威海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享受到这一方便、实惠便民新举措的,还有草庙子镇居民盛先生一家。月初,盛先生10周岁的女儿出现了发烧症状,起初没在意,盛先生带女儿去诊所开了药。可是吃了药后,女儿没有好转现象,咳嗽症状逐渐加重,盛先生打算带女儿去威海市立医院看看。等到挂号时,盛先生发现,医院儿科已经“一号难求”,焦急时刻,盛先生来到了草庙子镇中心卫生院寻医问诊。
令盛先生没想到的是,女儿在草庙子镇中心卫生院进行的CT、抽血等检查,都由威海市立医院出具结果,速度快不说,费用还按乡镇卫生院的标准收取。“早上8点,我们到草庙子镇中心卫生院看病做检查,10点左右大部分结果就出来了,支原体检验结果下午也出来了,被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后,我们当天就拿到了药。”盛先生说,“没想到来到镇卫生院,我们不用跑腿就能享受到市立医院高标准的检验,实在太方便了。”
解决“看病难”困境,除了要让群众看病便利,还要让群众看好病、看好医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威海市立医院通过不断下沉医疗资源,让临港区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看名医。
今年以来,威海市立医院派驻了4位业务骨干专家下沉到临港区各基层卫生院担任“业务院长”或科室骨干,成立了名医工作站,专家常态化坐诊架起了临港医疗发展的“连心桥”,也开启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直通车”。
“我们派驻骨干力量下沉基层,不仅让当地群众享受专家服务,还为了带动基层医院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让医生能大胆看病、群众能放心看病。”威海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威海市立医院派驻下沉至汪疃镇中心卫生院“业务院长”于伟红为例,她每周在汪疃镇中心卫生院常态化坐诊2天,其他时间会同义诊服务队下乡坐诊,为辖区群众提供较重症疾病的专业指导和个性化的用药指导,目前累计服务群众356人。
服务延伸:基层医院就诊,三甲医院保障
“医生,我最近干农活的时候,会有胸闷、心慌、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我这是怎么了?严重吗?”今年73岁的王大爷来到汪疃镇中心卫生院检查,威海市立医院委派帮扶的业务专家于伟红接诊后,对王大爷进行了心电图检查。
打开电脑威海市立医院病历中心电子终端,经过登记,王大爷的检查情况实时上传市立医院心电监测平台。检查后,于伟红根据大爷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建议大爷进行深入检查与治疗。
于伟红介绍,通过远程心电诊疗,患者数据在被基层医疗机构实时掌握的同时,同步上传至市立医院心电监测平台。当出现异常数据,发现危重患者时,威海市立医院专家还可第一时间介入抢救和治疗。这样一来,患者入院前,医院可根据提前收到的心电信息,提前做好针对性治疗准备。
今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与临港区4所基层卫生院建立心电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基层检查、专家指导诊断”。通过建立共享检验中心和打造远程实验室,新模式下,群众在临港区基层卫生院进行检查还可以实现“基层检查、专家指导诊断”,让专家服务“触手可及”。
“心血管疾病发病快、危害大,尽早对高危人群做心电检查,可以提前干预,挽救生命。”威海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建立远程会诊平台,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对居民健康的评估和早期防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
同时,威海市立医院从紧密联动与沟通机制入手,逐渐与临港区各基层卫生院实现医疗信息共享。临港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接入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信息系统,实现患者全周期诊疗信息双方全面共享,打通群众上下转诊无缝衔接通道。建立远程影像会诊,目前信息传输测试已经部署完成,将会开放端口真正实行图像实时传输,实现在镇卫生院拍摄的影像片可通过网络传到市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由市立医院专家阅片,做出更精准、更专业的诊断,并将阅片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回传。
这种先进的心电诊疗模式、共享实验室平台以及远程影像平台,可以有效打通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壁垒,实现分级诊疗、快速响应,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同时,更为患者减少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就诊时间,让患者享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服务提速:“智慧实验室”让基层检验结果“立等可取”
从草庙子镇群众盛先生乡镇卫生院做检查,2小时拿到威海市立医院作出的检验报告,提速的背后,离不开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硬支撑”。
2023年5月7日,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正式启用,同步规划建设的全省首家智慧型综合实验室也投入使用。
智慧实验室有多“智慧”?将采血管塞进装有海绵的胶囊盒里,放入设置好的“传送带”中,短短几秒,采血管就可被送进对应的化验仪器中,不仅全过程不再需要医护人员“人工”运输,就连检验报告也实现了“云端”可查。作为省内首家智慧型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亚专业设置齐全,涉及临检、细胞分子和微生物等方面,基本可以覆盖门诊、病房、急诊及体液检验的全部所需。
威海市立医院检验科主任辛晓文介绍,“以往我们采血检验从采集到出报告,患者一般需要等待3到4个小时,借助实验室的全自动化运输装置和数据互通操作,现在只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取得报告,大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与传统的实验室相比,智慧实验室可以对所有的检验标本进行全流程管理,从而确保所有的标本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最准确的报告。借助智慧实验室的硬件支撑,临港区乡镇卫生院接诊的患者所需要检验的标本通过检验物流车的中转,可以在市立医院检验科上线检测,一般标本可以实现2小时左右出结果,电子结果远程传送回乡镇卫生院。
“从基层采集上来的标本会被我们送到样本接收室,进入全自动分拣机上线检测,不仅解决了以往很多项目基层医院缺设备、缺试剂难以开展的问题,智慧化实验室的运行还有效保障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辛晓文介绍。
接到基层医疗机构送来的标本后后,标本会通过一套由全自动分拣机、智能轨道穿梭车、智能地面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分发转运系统进行分发送检。此外,检验中心天花板上3台智能轨道穿梭车分别将不同类型的标本送到4条检测流水线进行在线自动离心、上架、检测。打通了以往需要人工将标本放入流水线和和前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极大提升了大样本量时的检测效率和精准度。
从没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到三甲医院优质服务延伸覆盖乡镇卫生院,威海市立医院打造的“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服务网格化体系这一智慧医疗新模式,通过智慧升级、资源下沉和服务共享这套“组合拳”,有效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持续织密、筑牢健康保障网,实现了从“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从“扎堆看病”到“有序就医”的转变,成为群众最坚实的“医”靠。
高端设备从无到有、医疗技术从旧到新、群众看病从难到易、优质医疗资源从“集中虹吸”到“下沉扩散”,临港区就医环境的变化成为确保广大群众“病有良医”最生动的注脚,更为优质医疗资源再布局趟出一条新路子,为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健康之基。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