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师报--大医工匠丨于立明:专注三十年 专做硬“核”事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1日 10:54:16

于立明1.jpg

从医30多年,与核医学专业打交道也有近30年,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于立明,在核医学领域书写着人生的春华秋实。作为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于立明所在的核医学科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他也与团队成员一起,医德与医术并存,力求为患者诊治精准,获得了良好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坚定初心 在核医学专业钻研三十年

考上医学院后,喜欢摆弄仪器设备的于立明选择了影像专业,1991年毕业来到市立医院影像科CT室工作。“也算是梦想成真了吧。”如今再回头看当初的选择,于立明说尽管医生的辛苦远不是当时能想像,但能将所学用于治病救人,他从未后悔。

上世纪九十年代,医院的CT设备比较简单,精准度也不如现在,检查患者一个部位就需要花费20多分钟。“说是全科医生有些夸张,但我们与临床的唯一差别只是侧重点不同,既要学习临床的知识,但重点要放在影像诊断。”于立明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老主任的嘱咐,作为医技科室,CT室必须做好临床科室的帮手,提供准确的诊断。

于立明2.jpg

当时年轻的于立明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跟着老师学习,熟练掌握影像技术与理论。就这样经过四年的磨砺之后,1995年6月,28岁的于立明被调入核医学科,这一年,市立医院购进了烟威地区首台ECT设备。

最好的年纪里,于立明站在了医院核医学科发展的契机上。“核医学所开展的研究项目全都依赖于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又称核素,是利用核技术进行诊断与治疗疾病的,这就是核医学名称的由来。核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这是以一种全新的、从分子层面来认识疾病的手段。”于立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什么是核医学。

进入核医学科之后,于立明发现核医学与传统影像有巨大差别,不但需要有影像学的基础,还要掌握核物理、核化学、核药学及临床方面的知识。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于立明先后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海军总院等进修学习,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规范带回医院,为核医学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这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如今,于立明对核医学科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很着深入的认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影像中的细节和信息处理的把握也很精准,能对疾病作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尤其擅长甲亢及甲状腺乳头癌、肿瘤骨转移、瘢痕等核素治疗及ECT、PET-CT的诊断。

在于立明和众多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于1992年的市立医院核医学科如今已经发展壮大,配备了一流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核医学专业人才。“精于医术,诚于患者,这是我们核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共同的准则。”于立明表示。

于立明3.jpg

铅衣加身 身披“重甲”以“核”解危

前一阵,有一位16岁的碘-131治疗甲亢的患者小周(化名)来找于立明复查,结果治疗效果很好,甲状腺明显缩小,甲亢症状基本缓解。“这是目前我们通过同位素碘-131治疗甲亢的年龄最小患者。”于立明介绍,核医学科用同位素治疗甲亢正在不断得到不同人群的认可。

据他介绍,不少甲亢患者因为吃药会产生过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症状,而避免这些副作用正是碘-131治疗的强项,方法简便、费用低、效果好。“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测定好患者甲状腺所需的碘-131的剂量,患者只要像喝白开水一样喝下,进入人体的碘-131就会集中到患者的甲状腺内,破坏部分甲状腺的病变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样,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也是如此。通常甲状腺癌在手术之后,会配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但仍有较多患者复发。“经过我们核医学科评估,手术后继续进行碘-131放射治疗,甲状腺癌的复发率极大降低。”于立明表示,碘-131能够将残存的甲状腺组织杀灭,复发几率从近40%降到4%以下,患者极大受益。

尽管治疗效果很理想,但仍有患者会对“核”恐惧。对此,每逢接诊,于立明总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核医学检查治疗使用核素均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不会对患者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像生活中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同这些日常辐射一样,患者检查结束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不会对患者及周围人员造成不利的影响。

但是“射线进入患者身体之后,患者就成为一个开放性‘放射源’,按照防护规范,长期接触的医生必须穿铅衣。”因此,于立明和同事每天每天要穿着十三四斤的铅衣“负重前行”。因为患者多,药物半衰期短,他们必须连续工作,每天要早上7点半到下午3点之间,要反复的穿脱铅衣,工作人经常大汗淋漓,就跟夏天穿防护服的感觉是一样的。”

责无旁贷 不辞辛苦全心付出

采访的中间,不时有患者给于立明打电话咨询治疗方法,还有医生来询问治疗意见流程。“这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常态,科室里所有医护人员每天都是卯足马力,全力以赴。”核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共10人,其中5名医生,连退休的老主任都在一线值夜班忙碌。老主任、老专家带领大家一起干,工作上不分你我,科室的氛围非常融洽。

于立明介绍,核医学科的工作很繁琐,患者做各项检查治疗前,必须由医生询问病史、查看病人资料。同时,医生还要告知注意事项、检查流程,签署知情同意书,书写诊断报告、治疗记录等,此外,每星期还有门诊、夜班班,可以说,于立明和团队成员是马不停蹄。

以甲癌治疗为例,患者星期一服药住院,星期四出院,周而复始。“患者来了之后,我们要交待住院、检查、其他检查等各种注意事项。因此主治医生必须提前上班,提前掌握患者的手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检验检查报告等所有资料,先进行治疗前评估,计算患者的药量,真正做到熟悉、掌握患者的病情。”

于立明介绍着核医学科医生工作的繁忙,患者出院之后,他们还要进行病程记录,“虽然很累,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就该这样做。患者有病找到你,这是对你的信任,你应该用你的知识为其解决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核医学科来说,尽管工作繁忙,但必须保证治疗过程的规范,这是必须严格执行的。于立明举例说,甲癌患者服完碘-131治疗时,必须在核医学防护观察室隔离。“这期间患者体内的核素每天都在减少,达到出院标准就可以解除隔离出院。当然出院后与不同人群在接触的时间、距离等方面都有不同标准,我们都要告知患者。”于立明说,核医学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医生必须是“话唠”,要反复向患者叮嘱治疗、复查的“规范”,做到事无巨细。

近年,威海市立医院核医学科又引进一台主要用于诊断肿瘤及其他代谢方面疾病的利器PET-CT,主要在肿瘤分期、肿瘤定性、疗效评估、肿瘤复发、肿瘤筛查等发挥独特的应用价值,这让于立明他们的工作又面临着巨大挑战。

PET-CT的诊断报告要求医生紧密联系临床,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治疗经过、病理分期、手术方法、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及PET-CT的图像特点,方可做出准确的诊断结果。一份完整的PET-CT诊断报告大约耗时2-3小时,这对核医学医生提出更高的挑战,更高的要求。所以于立明和同事每天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新的知识与检查方法以及新的检查药物。

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线下、线下学术会议,与不同的科室、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病例讨论。从事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每年都有一定的职业假,他们基本都放弃掉了,就连周末也经常在科里加班,“那么多患者在等着检查、治疗,将治愈的希望交给我们,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这是我们市立医院每一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通讯员丨张玉婷 周广德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