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提档升级 为科研高质量发展赋能添翼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4日 14:18:23

近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科研领域结出新的硕果——原有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式升级为博士后工作站,标志着医院在科研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此次升级不仅是对基地多年来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市立医院未来科研发展的期待和布局。

此次升级的博士后工作站是在原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考核与评估,最终获得了国家及省级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升级后的工作站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医院的科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威海市立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于2019年,自创建以来,分别与山东大学和江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后们将自身专业背景与医院研究需求紧密结合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医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角度与新方法,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研究能力。

640.png

潘晔博士是与江苏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潘晔博士针对目前创伤弧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依赖检测设备等缺点,基于CRISPR/Cas蛋白与酶促等温扩增技术(ERA)的 SHERLOCK 技术,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创伤弧菌快速检测方法。同时,将上转换纳米材料与该技术方法结合,探索建立基于CRISPR/Cas生物传感技术的新型检测方法,实现对创伤弧菌的更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快速检测。

孔令明博士是与山东大学数学专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孔令明博士基于机械学习的方法,在密码子学、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等多层次,对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环境的生态位适应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幽门螺杆菌适应胃部环境和诱发疾病的分子机制,为幽门螺杆菌根除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婧博士是与山东大学生态学专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张婧博士针对难培养的海洋放射菌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筛选出可以协助海洋放线菌生长的助长菌,通过建立创新性的夹心平板共培养体系,进行了海洋放线菌新型培养方法的探索。基于该方法,目前已培养出38个潜在放线菌新菌株。该创新性共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临床难培养细菌的培养及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卢德臣博士是与山东大学生态学专业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卢德臣博士采用富集培养的培养方式,对海洋多糖降解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筛选出了对多糖有特殊降解能力的菌株,获得了高效多糖水解酶,并研究了其降解机制,其研究成果可用于多糖类药物的开发。

升级为博士后工作站后,威海市立医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科研环境,为博士后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科研平台和更为优质的资源保障。同时,工作站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市立医院将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