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前国际医学的发展,精准医疗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诊断、个性施策和精准治疗,本质上是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类型、基因组学等特征,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的治疗。这也是许多现代化医院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有一个场所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那就是医院的中心实验室。
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威海市立医院2015年开始筹建中心实验室,为临床科室提供医学检测,对医学难题进行科研攻关,短短两年间,就已经取得了耀眼夺目的成就,朝着精准医疗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聚焦精准医疗,重力打造一流科研创新平台
实验室,英文名Laboratory/Lab,意思是进行试验的场所。许多人对他的理解可能也只限于此;可对于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王明义来说,这个名子却有着不一般的体会和含义。
“以前没成立实验室的时候,由于检验条件有限,许多标本我们只能送到省会等大城市去做,增加花费不说,往返一次就要好几天;赶上人家工作忙,还要排队等候,耽误了患者治疗的宝贵时间。”说起曾经的这些经历,王明义一个劲直摇头。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是他魂牵梦绕的“梦想”。
与王明义一样想建实验室的还有市立医院的党委班子。一个标准的实验室不仅是现代医院的标配,更是发展精致医疗的客观需要。让他们忧虑的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怎么建的问题。在精致医院建设的思想指引下,医院已经摒弃了大兴土木,搞外延式扩张的做法,这也就意味着医院的规模已经限定了。
“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各种布置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找那么大一块空间真不容易。”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彼时,随着市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住院病人激增,医院病房供不应求,一线科室要求扩大病床的呼声一直很强烈。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建实验室短期内只有投入,而扩建病床却能产生直接效益。但经过权衡,院党委最终还是决定在2号楼挤出2000平方米的房屋,建一座标准的实验室。这也让王明义长出了一口气。
场地的问题是解决了,设备的问题又摆上了案头。中心实验室是在原来检验科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建设初期,只有基本的常规实验设备,依靠这些设备是无法完成任务的。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建就要建最好,至少在国内一流,而且二十年不落后。”面对困难,市立医院人历来是不缺少直面解决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很快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就相继在实验室安家落户,像二代测序、焦磷酸测序、基因芯片杂交等基因检测技术平台,罗氏、雅培、新产业等多台自动化免疫分析仪,特种蛋白仪,BD Canto Ⅱ 流式细胞仪, Aria Ⅱ 流式细胞仪、沃芬Top500 血凝仪,Bruker 质谱仪等等,这些原本在大城市大医院才有的仪器设备,如今都在威海这个三线城市安了家。高精尖设备的到来,使实验室如虎添翼,一些之前从未开展的项目也得以顺利展开。
设备和人才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在设备一步步变得高大上起来的同时,中心实验室也一刻没有停止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脚步。对此,在实验室已经工作了8年之久的曲业敏有着深刻的体会。
2010年,曲业敏从温州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市立医院。“当时在检验科硕士学历还算是比较高的。”2016年,中心实验室成立后,曲业敏作为高学历人才分到了中心实验室。近两年,中心实验室先后引进了4名全日制博士,又外聘专家4名,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一个大的提升;而且随着科室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力度,实验室成员也不断进修学习,其中1人考取了博士,2人进入了博后研究阶段,另还有多名成员外出进修。“在这种环境下,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优越感,只有边工作边学习,不断充电提高素质,才能在团队里站住脚。”曲业敏说。在团队整体学术急速提升的大环境下,曲业敏也像其他同事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取了在职博士研究生。
目前,实验室团队成员全部为业务熟练或学历较高的医学检验人员。现拥有员工20人,其中博士6名(含2名博士后),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员60%以上。并逐渐形成了以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为核心,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骨干,辅以千人计划等外聘专家的完善多层次科研团队。
在完善的硬件设备和合理的人才梯队的保障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心实验室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先后成为山东省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威海市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威海市医学海洋微生物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级重点专科”、“威海市耐药监测网(质控中心)”依托机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临床合作基地”、区域性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建设单位。王明义也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威海市医疗卫生优秀中青年卫生骨干人才”“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称号。
紧密对接临床,创新提高检验水平
中心实验室是从原有检验科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继承了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诊断学和临床免疫学三个亚专业。建立伊始,这三个亚专业所拥有的检验项目还较为传统,检验能力有限。中心实验室成立后,在院党委的支持下,王明义引进了一系列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新技术新项目。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提出了以临床微生物学(涂片和培养检测)为主体联合临床免疫学(抗原和抗体检测)和临床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的“一体两翼”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策略,引入质谱鉴定、六胺银染色、真菌荧光染色等新技术后,使得多种原本靠基本的细菌培养方法而难以鉴定的病原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前不久,依靠新引入的六胺银染色技术,从一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出了卡氏肺孢子虫,第一时间为临床提供了诊断性报告,为患者肺孢子菌肺炎的确诊和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该亚专业在威海地区保持领先的学术地位。
临床分子诊断学实验室是几个专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从实验室创立最初只能进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EB病毒、HPV病毒等几种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分子检验,发展到目前可以进行肿瘤靶向项目(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肾癌等靶向基因的分析)、优生优育项目(无痛产筛、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儿童用药等)、易感基因筛查(代谢病易感基因如糖尿病、肿瘤易感基因如乳腺癌)、药物代谢基因组学(心血管系统用药、麻醉用药、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用药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HPV、多种细菌联合分子检测、多种病毒联合分子检测等)、遗传病分析(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全方位的临床分子检验诊断,可以为各类肿瘤患者提供辅助诊断、用药指导和愈后评估。从项目开展、人才储备到学术水平,现该亚专业已处于山东省前列。
临床免疫学实验室引进自身抗体相关检测项目后,为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指明了方向,使临床治疗有了依据。2017年,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例健康查体的标本疑似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立即电话联系了家属,建议他们到门诊查一个免疫性肝炎相关自身抗体谱。家属表示老太太肝功异常很多年,一直没找到原因。几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抗线粒体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高度特异性抗体,就此患者得到确诊,解开了困扰多年的疑团。
除了继承而来的亚专业,中心实验室还根据技术发展和临床需要新设立了临床分子与细胞遗传亚专业,该专业专注于各类血液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检测和生殖功能评估。开展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易栓症与促凝血因子的检测,以及血液病的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先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现在,中心实验室拥有临床免疫学、临床分子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等四个亚专业。这些亚专业分别与医院临床科室相对应,对临床科室需求提供精准检测。实验室已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余项,极大地拓展了检验范围,为更多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新开展的项目中大多数都是首次引入威海市,原来在威海地区不能实现的检验项目现在基本可以满足,患者无需再去外地接受相关检查,既节省了更多的医疗花费,也争取了更多的诊治时间。
大力发展科研,搭建临床转化平台
科研是实验室的另一重要职能。前不久,一则市立医院关于募集粪便的消息刷爆网络,医院不仅为募集者提供免费身体检查,还为合格者提供额度不菲的奖金。一时,捐献的、好奇的、将信将疑的都打来电话询问;连续三天,中心实验室的咨询电话不断,500人的微信募集群也瞬间爆满。
这则消息的发布者就来自于中心实验室,而募捐的粪便则是用于一个叫做粪菌移植的前沿高端科研项目。
王明义解释,在人体肠道内存在1000多种的100万亿个细菌,它们被统称为肠道菌群,“它们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起着营养、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肠道菌群与肥胖、肠道疾病乃至精神疾病都有着隐秘而密切的联系,它们与人体共生共存,形成了动态平衡。而患有相关疾病则意味着这个平衡被打破。“我们通过募集健康捐赠者排出的粪便,经层流实验室进行肠道微生物的分离、漂洗、离心和分装后,将肠道微生物样品送到临床科室,科室再通过内镜治疗将有益菌注入患者的肠道,可以让有益菌重新掌控局势,恢复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据王明义介绍,这种与临床紧密结合,由临床科室提供科研课题,实验室进行合力攻关的模式是当下研究的一种主要形式。
去年底,山东省科技厅官网发布公告,威海市立医院“H. pylori 强毒株诱导胃癌发生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课题顺利通过公示,荣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就是由中心实验室团队主导,消化内科、肝胆外科通力协作,先后历时近10年完成的,可以说是中心实验室与临床科室进行多学科合作与临床转化的典范。”王明义介绍。中心实验室现在与几乎全部一线临床科室搭建了科研转化平台,比如临床免疫学依托神经内科、内分泌和风湿免疫等科室搭建临床免疫学转化平台,开展干细胞临床诊疗、细胞免疫通路研究、新发肿瘤标志物功能研究与应用、功能性淋巴细胞分析等临床型科研;临床微生物学依托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和ICU等建立临床微生物学转化平台,开展病原微生物分子快速鉴定以及病原学耐药机制的分析(ESBLs分型、KPC分型等)等临床型科研;临床分子诊断学依托肿瘤科、肝胆外科、妇科、胃肠外科和血液病科等建立临床分子诊断转化平台,开展肿瘤、遗传病和传染病检测的临床分子诊断学相关检测等等,科研成果作用于临床,将会为诊疗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将现有亚专业与临床进行了紧密联合,中心实验室还全力打造了生物细胞治疗平台(含肠道微生态和干细胞治疗平台)。肠道微生态可以影响机体的代谢能力、抵御感染能力和自身免疫功能,通过肠道微生态移植,可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干细胞治疗则利用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能力,实现多种难治疾病的生物治疗。
王明义说,肠道微生态平台和干细胞治疗平台的搭建,使中心实验室从原来只能发挥“诊”的作用提升到可以参与“治”的地位,诊治结合,真正发挥了中心实验室在科研成果与临床转化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打造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明确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
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临床科室和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支持。也正因如此,中心实验室的发展受到了各级的关注,关于她的未来,更是倍受瞩目和期待。
2018年6月,原威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区域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威海市立医院作为威海地区医疗系统龙头单位,负责承担区域精准医学检验中心的筹备与建设工作。
“区域精准医学检验中心筹建于2018年底前完成,以后威海地区的精准医学检验都将在我们中心实验室完成,免去了以往将标本运去济南检测的麻烦。”王明义说,区域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平台搭建后,将深度影响威海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整个医疗体系;可以承担本地区精准医疗项目的检测,包括部分政府项目;可以承接周边地区的标本,提高区域化医疗的影响力,还可以带动威海地区多个医疗专科发展,提高威海地区医疗整体水平。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王明义提起中心实验室未来的发展规划,神采奕奕。“中心实验室立足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现状,着眼于推动医院长期健康发展,我们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以及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目标,为实验室发展指引方向。”王明义说。
下一步,中心实验室将进一步建立2——3个在全省具有竞争力的医学检验专业亚专业,推动重点学科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化影响力。通过外接业务的拓展,逐步建立区域化实验诊断中心。
构建高水平专业团队,2019年——2021年,实验室将建立以内分泌科、风湿免疫和神经内科等为依托的完善临床免疫学亚专业团队,成熟开展自身抗体规范化检测、干细胞临床治疗等项目;建立以肿瘤科、肝胆外科妇科、胃肠外科和血液科等为依托的完善临床分子诊断亚专业团队,成熟开展无创产筛、肿瘤易感基因和肿瘤靶向治疗检测;建立以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和ICU等为依托的完善临床微生物亚专业团队,开展粪菌移植、规范的病原学检测项目和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等项目。建立成熟的临床分子诊断平台及开放的科研平台,为医院在读硕士和博士提供科研项目检测的服务。
“我们中心实验室在1到2年间进一步提高威海市立医院市级重点学科(医学检验)的实力;3到5年达到省级中心实验室水平,进一步提高威海市立医院医学检验专业在全省的地位;而在5到10年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一步步推动实验室朝着更高大上的目标迈进。”在王明义看来,中心实验室将在医疗卫生发展中起到更大的助推作用,为临床治疗和科研发展搭建更高层次的大平台。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