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团队
来自神经内科患者的一封表扬信
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23日 16:24:00
尊敬的市立医院领导暨神经内科领导:
您们好!
我的父亲今年74岁,患有多种疾病,包括帕金森。近年来,由于手、唇、头等颤抖得越来越厉害,严重影响了他本人和我们家人的生活质量。比如,吃饭的时候,随着我父亲拿碗筷的手不停的抖动,碗筷总会砰砰作响,搅得家人心不安,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情。最后,他只得用手抓饭吃。由于爱面子,我父亲便天天呆在家中,不愿出门。为了寻找治疗的可能,去年12月我母亲陪父亲来到了贵院的神经内科。门诊的医生向我们推荐了贵院的神经内科医生王晓芳,在得知她是学习帕金森专业的博士毕业后,我的父母在心底产生了希望。
20101218,我们如约见到了王晓芳大夫,她仔细的询问病情,并随手做了四肢神经的检查,说话的语气亲切温柔,象是对待自己的家人。我父母和我们都深感温馨。同时,我们还听到前来就诊的一对老夫妇对王晓芳大夫的感激之意,老妇人说王大夫治疗前她老伴经常摔碗,治疗了一两个月后,病情便明显好转,不但不摔碗,而且手基本不抖了。说话间,老大爷还平伸着胳膊给我们看。这个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案例让我父亲又增添了信心。王大夫给我父亲开了药,在得知他还有其他病症的情况下,又嘱咐我们家属下次把所有的病例都带来。同时,王大夫又把她的手机号码给了我们,说随时有问题随时和她联系,并强调最好在晚上下班后。她说,白天上班忙,没有时间接电话。
这之后,做为女儿,我隔三差五地在晚上下班后和王大夫联系,诉说我父亲的病情,同时,又和王大夫预约会诊或去开药的时间。每次电话不管时间有多晚(有一次晚上9点多),王大夫的语气依然亲切温柔。让我感觉电话那头不是刚刚认识不久的医生,而是自己家里的一个深谙医学的姐妹。针对我父亲的年龄和病情,王大夫还耐心地告诉我们做儿女的要多陪老人聊天,多让老人说话,以此保证老人的大脑经常处于思维状态。有的时候,王大夫在电话里一叮嘱就是半天。电话这头的我实在过意不去,因为这是王大夫的休闲时间啊!同为上有老下有小的职业女性,我能体会到业余时间对王大夫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她能这样对待素昧平生的我们一家,肯定也能同样对待其他病人。可以想象:王大夫白天上班,晚上的下班也经常是休班不休人啊!
由于王大夫白天在病房工作,所以我们经常到病房楼来找她复诊或开药,多次看到她在忙着查房问诊,间隙,她会从抽屉里一叠厚厚的病例中找出我父亲的。问诊后,随时根据病情调整药方和药量。王大夫说,因为我父亲年老体迈,再加上还有其他病症,因此,药量尽量降到最低,在保证他的生活能自理的前提下,维持着良好的状态而不需追求最佳的状态。因为大剂量的药对老人的身体伤害大。
为了能让老人按要求吃好药,王大夫细心地在纸上把每种药的药量和服药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还要求我们家人要多提醒。每次复诊完,王大夫都会叮嘱我们:“有问题晚上打电话给我,白天我没有时间接电话,说不仔细,恐怕耽误病情。”我表示不好意思耽误她的休息时间,可她却淡然一笑:“没有关系。”
在王大夫的细心诊疗下,经过数月,我父亲的震颤明显改善,虽然平伸着手还会有点抖,但吃饭拿筷子都没问题,甚至用筷子夹豆子都很顺畅。我父亲的心情也随之好转,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同时也庆幸遇上了王大夫这样的好医生。
我们家人对王大夫除了感激,还有敬佩。当今,不少医生不便于向患者及家属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这也许是人之常情。而王大夫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想病人之所想”的优良医德的延续!我们相信贵院还有很多象王晓芳大夫这样业务和医德均为优秀的医生,正是他们的品性和付出为贵院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信赖。在此,我谨代表我的父亲及家人特向贵院神经内科的王晓芳大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时,也借此机会建议贵院能开设王晓芳大夫的专家门诊,以方便众多患者的就诊,也为王大夫能医治更多的患者提供条件。盼望贵院领导在褒扬王晓芳大夫的敬业精神之时,也能采纳我们病人及家属的建议,以此实现更多患者的愿望。谢谢!
最后,祝愿贵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此致
敬礼
                     患者徐云富的女儿:徐毅

                                   2011516       

Copyright © 1904-2019

本网站版权为威海市立医院所有,威海市立医院拥有所有解释权。

鲁ICP备11034955号-1

鲁公网安备37100202000182号

  • 支付宝二维码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