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患有癌症的病人(贲门癌)。网查:贲门癌的手术难度以及复发率都相当高。当一开始获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恰如五雷轰顶般的打击曾经令我万念俱灰,人生唯一的生命就将要终结,往事、亲人、朋友,还有这养育了我六十多年的世界等等,一幕幕地在思绪中反复回放,无论那一样都令我难舍难分,精神的煎熬和身体时常难以忍受的疼痛常令我彻夜难眠......
我真的还没有活够,身边的亲人也还真的离不开我的照顾。为了能尽量延长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为了不给家人带来太多的负担,更不想过多的折腾他们,在谢绝了朋友接我去北京手术的建议后,怀着一种求生的渴望与期待,于2015年6月20日在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接受了胃镜手术治疗,由王贵齐教授与乔秀丽主任共同主刀完成,用高孝忠院长的话说:“手术非常成功”。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又接受了一年的后续治疗,昨天经过胃镜、CT扫描、病理分析、肿瘤标志物筛查等各项复查、会诊,结论是肿瘤已完全消除,并没有发现有复发痕迹,于今天(7月22日)康复出院。
我真的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虽然由于笔拙且辍笔多年,但还是难以自已地将我这次入住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科的经历与感受如实陈述出来。我想,这也许能给医者带来鞭策与激励,也能给患者尽快恢复病体带来信心与动力。我们深知,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业务能力,将对患者的命运甚至生死起到相当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拥有比其他行业更加高尚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经过在市立医院这一年多来的诊治,千言万语难以表述我的感激与感受,在这里,我只特别提出来感恩的是消化内科主任乔秀丽大夫和她带领的团队,我认为她不仅仅是我的救命恩人,而且更是医务工作者的楷模与典范。其理由:一是感动于她的敬业,对于每个自己负责的病人,她都认真负责,反复推敲,尽量使治疗方案更加切合实际,而且最大化地保证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不受太多影响。她毕竟也是50多岁的人了,却要一天忙到晚难得空闲,有时来了急病号,夜里也要赶到医院,作为旁观者的我来说,有时也感到有些于心不忍,我曾问她你每天都这么忙不感到累吗?她回答说,对于你喜欢的事业即使再忙你也不会感到累,我想也许在看到经过自己诊治后而康复出院的一个个病人那感激的目光,大概就是她最大的欣慰与动力吧;二是感动于她的耐心,对于病人的治疗方案,她会不厌其烦地分别给病人和病人的亲属对照图纸反复讲解与解释,一直讲到病人及家属理解为止,有时讲得满头是汗也顾不上擦一把。为了我这么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在分管消化科的高孝忠院长和乔主任召集下,利用下班的时间召集全体在班的消化科主治大夫并同时邀请患者家人共同研讨确定,是微创还是外科手术?反复斟酌推敲多次,处处为患者的康复与术后生活质量考虑。更为难得的是,她在事情以及病人那么多的情况下,还能通过手机短信保持与重点病人的联系,关心询问病人出院后的恢复状况以及提醒到复查期的时间,并时常从精神上给患者以鼓励和疏导,使其重拾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等,她时常说的一句话“与病人换位思考是我们理解病人并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三是感动于消化内科的团队精神,作为医院是大家都不愿意经常光顾的地方,可是到了消化内科,我真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温暖感觉,和谐的氛围令每个病人都有一种时刻被关照的感觉。他们挂在墙上的座右铭是:“精心呵护、温暖如家”、“消释疾苦、化为生乐”。医术精湛的高院长、温和的乔主任带头做出榜样;还有工作认真、不苟言笑有些小严肃的王晓丰主任,似笑佛般的业务组长梁和业大夫,打字神速、说话和声细语的王中娟大夫,还有不笑不说话的护士长刘红敏、于君红,哪里需要哪里到的资深护士于时雨等,他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作风,相互补位的协作精神,还有那些不分昼夜为病人提供精心护理的护士们,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几乎是又一次重生的我,此时此刻只用发自内心的“感谢”肯定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圣诞节那天出生的我,只能以无比感恩的心情,祈祷上天保佑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为拯救人们生命与病痛而昼夜忙碌的白衣天使们,祝愿他们好运常在,幸福安康!也祝愿威海市立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全市传递并开花结果。
- 威海市立医院订阅号
- 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